湖南理工学院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
关爱渔民,关爱洞庭,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贺琼专业号 | 2009-9-7
浩渺洞庭,舟橹船桨。
 
 
面朝夕阳,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单薄的剪影。被抛起来的,是一张遗漏时光的渔网。
 
 
经年的风霜化成一条条皱纹狠狠地刻在他们的脸上。一条船,一个人,他们见证着洞庭的变迁,水涨潮落,也带着人生的变幻万千。
 
 
碧水共天,沧溟空阔,无数文人骚客被这美景所打动。然而,对于这些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洞庭湖上的渔民来说,这片华丽的外景下又隐藏着太多的辛酸与无奈。
 
 
我们渔民关爱行动小组途径中州、鹿角、麻塘,历时三天,对当地渔民生产生活情况做了细致的走访调查。带着上级的惠民政策,我们欣喜而来,却在不断的与渔民接触过程中愈感现实的沉重。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太远,而我们,也只能作为一个倾听者,记录下一个个有关于渔民有关于生活的片段……
 
 
中州是我们这次调研的首站。车途颠簸,队员们一路无话。窗外景色潮水般退却,来不及回望只见一湖碧波映入眼帘。满怀欣喜,上午11时许,我们抵达目的地——中州渔场。站里的管理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渔场的运行状况。在不远的渔民安置点,我们参观了政府“上岸安居”政策所要求兴建的渔民新村。套间式的格局一共有三个小房间,里头还含盖了政府送发的简易家具和生活用品。据悉,经过申请审核通过的渔民能够获得政府两万元的补助,加上自身大约两万元的集资便能搬进渔民安置房。现在中州的安置点已有几户人家搬进了这里。当然,就我们看来,花两万元在这片碧水蓝天的环绕中拥有自己的新房是件不错的选择。然而,这种表象分析带给我们的是过早的乐观和肤浅的理会。不过,这是后话了。稍作休憩后,我们分组行动,在渔场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寻访周边渔民。在湖中填上来的小径上,渔民们把自己的房子盖在这里。我和一组队员深入一家住户,房子两面临湖,正是夏荷盛开季节,荷叶田田,确是别样风味。家主人的朴实和诚挚让我们莫名的升起一股亲切感。他跟我们说,自己这两年已经不再下湖打渔了,洞庭的鱼已经越来越少,加上鱼贩子不良的压价行为,维持全家的生计都很困难。于是他变承包下了家前面的这片鱼塘,也算是上岸了吧,老本行没丢,只是从打渔变成了养鱼。生活变得稳定下来,即使刚开始时苦点,但是,在岸上的日子让人感到更加的踏实……中州的调查让我们感觉到渔民的生活平静而和谐,然而,我们并不知晓,真正的“湖上”渔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第二天我们到达的鹿角镇是渔民的集聚中心,这里的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队员们在十字路口兵分几路进行调查。遗憾的是,我们遇上的大多是渔民的家属。因为此时正值开渔期不久,家中的劳动力多半出湖捕鱼了,留在家里的要么就是老父老母,要么就是渔民的妻儿。在与他们的交流当中,我们也获得了不少重要的信息。值得高兴的是,不少小朋友在队员的“软磨硬泡”下,当起了我们的小导游,带领着大家一户一户的寻找受访对象。烈日酷暑,我们在这里收集到了整个活动中大部分的一手资料。独自在家照顾孙儿孙女的张奶奶告诉我们,早在20年前她便随丈夫从江西来到洞庭,属于没有户口的家庭。三个儿子,到了他们这一代,花掉不少钱为其置办户口,从此在湖南定居下来。7年前,在船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张奶奶拿着多年的积蓄,在岸上买了一座差不多要被废弃的房屋,从此在岸上生活。虽然房子面积不小,里面确是破壁残垣。老奶奶用颤颤巍巍的手为我们比划着房顶裂开的大口子,家中的摆设也极尽简单,桌椅和床,几样小家电,不必去数尽入眼帘。奶奶告诉我,她也关注上级的渔民政策,电视里也经常发通知嘛,只是落入实效的地方确是很少。由于是外来居民,在捕鱼的时候多多少少受到本地渔民的欺负,而且没有户头,很多的渔民优惠政策享受不到。家中只有小儿子还在捕鱼,一舟几网,未到日出便作,日落不能息。生活异常艰苦。当我问到“您捕鱼的年收入是多少时”,奶奶笑着说,除去家庭日常开支,一年下来,哪还会又别的收入剩下。特别是到了每年4月份至7月份的休渔期,家中完全没了收入,甚至只能靠借钱度日。“那么政府的‘上岸安居’政策呢?您觉得那些安置房修建的怎么样?有没有考虑过搬到那里去?”奶奶摇摇头:“那里的房子都太小了,家中人口这么多,根本就住不下嘛,而且离捕鱼的湖区也远,来来回回跑根本不切实际,这就是大多数渔民不愿搬上来的原因。再者,每户除了要交两万块外,家中装修啊什么的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普通的渔民家庭一下子哪来筹那么多钱?只是,就算不买房子,不上岸 ,政府的补贴也不会发给我们,但也没办法。”正在此时,门外路过一位瘦黑矮小的汉子,奶奶一把叫住了他,然后跟我们说,这是一名真正的渔民,可能中午在家休息下呢,有什么问题可以好好请教下那位大哥。大哥看看我手中的DV,“你们是记者么?还是渔政部门派下来调查情况的?”“不,我们只是大学生,在做社会实践调查。”“那你们问这些有什么用?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嘛!政府口号喊了这么久,钱还是到不了我们手上!你们能帮我们要到钱吗?……”我们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是的,我们能做的太有限了!有一瞬间我甚至在开始怀疑自己此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可是,我们应该也总该能有点点微薄的力量吧,我们是不是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部份群体的帮助?我们是不是通过这些一手的资料提出更多切合实际的建议方案?“大哥,虽然我们所做的有限,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相关部门关注政策的落实情况和你们的生活情况的。所以,我们想要知道你们平时的生活状态,统计下数据。”此时的渔民大哥才稍稍缓和下来,对我们诉说起渔民的种种难处,“这洞庭里的鱼啊,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祖上也是靠打渔为生的,在我小时候,那种大号的鱼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子当时还要扛在肩上拖着走呢!”大哥嘿嘿一笑,突然又沉默下来,“可是现在技术发达了,鱼被捕的越来越少,‘迷魂阵’(注:“迷魂阵”是用小孔网布作成圆筒形状,圆筒的一侧“嘴巴”大张,鱼进“嘴”后继续前游,网“路”越来越狭窄,最后只有一个小出口,鱼一旦游进去,就踏上了不归路。圆筒就像溶洞,洞中套洞,鱼游过每一个小出口时,不能返回,只能前游。当穿越最后一个小出口的时候,鱼就落入渔民的手中)什么的不提,不少人家都开始靠机械捕鱼了,无论大小统统一把抓。特别是电鱼,太厉害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鱼不少才奇怪呢。这还不说,鱼贩子总是狠压价,鱼多的时候价便宜,赚不到钱,鱼少的时候自己更加赚不到了。归咎下来,最为辛苦的就是渔民!没钱又没势,迫于生计,有人不得已在禁渔期还去偷偷捕,抓不到,糊个口,抓到了,罚款那么重,一家人都要去喝西北风!我们这带的渔民,一个个都有血吸虫病。年年检查,查出了,治!但还是要去捕鱼啊,捕鱼不用接触水可能么?治的差不多了又要被感染。年纪越大,身体越差……”“那大哥你们有考虑过老了后打不动鱼了怎么办么?”“哪能考虑那么多啊,想现在还想不过来呢,就靠自己的娃能好好念书,以后不要再来受这份苦了!”……也许,这也是所有普通渔民的心声。生活很艰辛,但是路还要继续……
 
作为终点站的麻塘,有着正在兴修的渔民新村。我们虽然未能进去参观,但是之前在这已经访问了几个在这带打渔的渔民。我们队员向他们宣传了政府的渔政政策,点出了渔业政策的指导性意义。相对而言,这边的政策落实情况较好。最后一天,我们团围在大厅中央做了总结性的讨论,虽然这几天的工作走访让人疲惫,但是我们确实收获不少。了解渔业资源现状,了解渔民,亲历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任重道远,虽然要想马上改变现状不切实际,但我们必将竭尽所能,为渔业生态的改善,渔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后记: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残酷却现实的恶性循环——
由于政府惠渔政策落实不到位,补贴下发不及时,渔民的贫困生活久久不能得到改善,于是对政府失去信心,加之另一方面子女上学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子女素质低下,没有一技之长的儿女重操祖业以打渔为生,为生计所迫且教育程度低,不顾环保和生态平衡,使之渔业资源减少,重新回到贫困生活这个原点。
 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如何逃离现实的“迷魂阵”已成为了改善现状的当务之急。
多一份关注,多一份关爱。我们祈愿,渔民的明天会更美好,洞庭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简介
head
作者: 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
手机文集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