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洞庭湖曾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建国以后,由于大量的围湖造田,以及自身泥沙淤积,降雨量和上游来水量减少,目前天然湖泊面积仅为2625平方公里,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湖、蓄洪提垸等措施,沛水期湖区面积可恢复至约4000平方公里。用当地官员的说法,“八百里洞庭”已剩“三百里洞庭”,“第一淡水湖”的桂冠送给了江西鄱阳湖。相应地,洞庭湖的渔业资源锐减,那些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的渔民,生产生活陷入困境。
洞庭湖渔业资源究竟“严重衰退”到什么程度?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四大家鱼”在江河半洄游性渔获量中占32%,而目前只占10%;过去洞庭湖鱼类品种达117种,现在胭脂鱼、鳗鱼等重要保护物种已十分罕见,刀鲚已形不成鱼汛;上世纪八十年代银鱼产量保持在40吨左右,现在已不足2吨。岳阳市渔政站书记卢益伟认为,造成渔业资源锐减的原因有四:长江洄游鱼类数量减少;沿洞庭湖区排污严重;洞庭湖水面被不断挤压;捕捞强度大,尤其是电炸毒现象屡禁不止。
2009年2月3日,湖南省《关于解决洞庭湖区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就在这一天印发全省各地。意见包括三项内容:一、充分认识解决洞庭湖区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意义;二、着力解决洞庭湖区渔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三、对洞庭湖专业捕捞渔民实施安居工程、就业援助计划、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转产转业、清理涉渔收费、减轻渔民负担等一揽子救助方案。
二、活动地点介绍
岳阳县所辖东洞庭湖面积1328平方公里,约占洞庭湖面积的49%,是长江水系水生资源繁衍生息的最大“家园”,从而也吸引了大量渔民聚集于此。据统计,常年在岳阳县辖区水域作业的有2300多条船,其中“连家船”渔民有366户1290人,基本上是无户口、无文化、无其他技能的“三无”人员。他们居无定所,飘泊湖上,生存环境差,生活十分困难。
三、调研情况
秉承关爱渔民,关注渔业生态资源的理念,我们渔民关爱行动小组前往岳阳县中州、麻塘、鹿角,进行了为期三天(2009年7月7日—2009年7月9日)的走访调研。团队分组合作,收集到了关于渔民及渔业生态的一手资料,特总结如下:
(一)、岳阳县渔业资源现状
1、由于渔民过度捕捞以及非法捕捞,洞庭湖渔资源越发减少。迫于生活压力,过度捕捞情况不容乐观。大小鱼“通吃”,使得鱼类成长繁殖受到阻碍。使渔业走向恶性循环。但由于近年来禁渔政策的有效实施,资源的减少相对得到节制。
2、由于工业化加剧,洞庭湖岸建造了不少污染较大的工厂,如纤维厂、造纸厂等等,给湖区造成了难以规避的水污染。且周边居民不注重环境保护,随意的倾倒生产生活垃圾,使得湖水洁净不再,造成生态失衡。
3、湖区的采沙行为污染了水域且使得洞庭湖水位下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资源的减少。
4、违禁用具的运用给湖区渔业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迷魂阵”、电击鱼等方式无论大小鱼都受到了捕捞和伤害,使得鱼类的繁殖受到阻碍,致使一部分鱼类品种减少甚至趋于绝迹。
5、副业渔民增多,渔业资源减少。虽然专业渔民逐渐减少,但是渔业政策越来越好,使得的部分人以捕鱼为第二产业,以增加生活收入。他们与专业以捕捞为生的渔民相比,生产工具更加先进。相对渔业资源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专业渔民的生活收入。
(二)、岳阳县渔民情况
1、 渔民居住条件差。
绝大部分常年居住于船上,少部分渔民虽已经上岸,但在渔期时间由于工作需要,大多数时间仍然生活在湖上。生活设施简陋,漂无定所。
2、 身体状况不佳。
由于洞庭湖的血吸虫疫情及生活生产环境,几乎所有渔民都患有血吸虫病,大部分渔民患有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加上长年累月的艰辛工作,身体健康状况差,平均寿命短。
3、收入结构单一,生活贫困。
大多数渔民没有另外的技艺,终年靠捕鱼为生。且经年受到鱼贩子的压价,收入低下。待到休渔期,家中几乎没有额外收入,生活补助金成为主要收入。
4、渔民子女受教育程度低下,处于学无所教的境地。
由于家庭贫困,且常年在湖上捕鱼,给子女上学带来极大困难。孩子多寄宿或被岸上亲戚寄养,成为另一类留守儿童。部分家庭无法承担子女教育。
5、一部分无户口渔民享受不到政策优惠。
岸上没有房子,孩子连上学都很困难。由于部分渔民的特殊情况,常年漂泊湖中,给户籍统计工作造成问题,使得户口无法落实。进而无法享受政府对专业渔民的子女教育、安置房分配、生活补助等政策。
6、文化水平低
由于渔民普遍文化水平低,使得针对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方案及建议
针对调查情况,我们必须有的放矢,抓住问题关键进行解决。因此提出以下建议,希望渔业资源及渔民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落实出台的惠渔政策,有效地组织渔民上岸安居,及时发放补贴,减少渔民生活负担。
2、加强渔民技能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使得其在禁渔期时也能有一技之长获得收入。培训内容要广泛、充分地听取渔民的意见和建议,不设置不合渔民现状的培训内容。
3、针对渔民设置小额低息甚至无息的转业贷款,推动其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生活模式,提高生活水平。
4、解决其户口问题,使得子女上学及进行其他经营活动获得便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只有提升了渔民的环保意识才能进一步的促进渔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5、提高副业渔民的捕鱼许可条件,用以限定捕鱼人员的数量,保护渔业资源。
6、增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意识宣传。教与渔民生态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性,为造福子孙后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以科学的发展观应对渔业相关的生产活动。
7、加强对违禁渔具的监管。严抓违禁捕捞人员。相关渔政部门需要秉承公开、透明、不偏袒的原则,对违禁人员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制裁。
8、建立投入机制,改善渔业基础设施。渔业是农业的一部分,渔民也应享受相同的惠农政策待遇。将国有渔场的电网改造、道路整修纳入农网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畴。在“粮补”、“林补”、“猪补”的同时也给予“渔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老化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快渔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建议政府设立“渔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每年从市财政安排相应经费,给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全市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市级水产良种场和县级水产重点苗种场资助和扶持,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对渔业基地兴办得好的乡镇以及渔业生产、经营、加工大户予以适当的奖励。
9、加大渔业科技力度。渔业生产要有新的突破,科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渔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新科研与科技服务机制。实行重点项目组织集体攻关,不断解决部分水产科学研究项目或领域滞后于生产实践,指导生产发展的能力不强的矛盾。且要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将最新的渔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渔民的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0、政府部门严格执法,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重树渔民对政府的信心。官民通力合作,为洞庭湖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
在调研的过程中,问及对政府颁布的惠民政策时,受调查者普遍感到满意,但质疑政策的落实。如何确保最广大的渔民能够得到政策的优惠,重新确立对政府的信任已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外,建立有效的落实机制,加强各部门的联结合作,才能保证各户渔民得以真正上岸安居。
渔民与渔业资源有着不容割弃的联系,双方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洞庭的生态。通过此次的调研,我们发现现状并非合乎人意,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根治的痼疾:由于政府惠渔政策落实不到位,补贴下发不及时,渔民的贫困生活久久不能得到改善,于是对政府失去信心,加之另一方面子女上学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子女素质低下,没有一技之长的儿女重操祖业以打渔为生,为生计所迫且教育程度低,不顾环保和生态平衡,使之渔业资源减少,重新回到贫困生活这个原点。
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如何逃离现实的“迷魂阵”已成为了改善现状的当务之急。而这一切,不但需要政府部门对政策的加强实施,也需要加大对渔民的环保意识宣传,使之自觉地维护洞庭的生态,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洞庭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